初级生产力团队绘制东中国海浮游植物叶绿素分布图
郝锵,乐凤凤
在海洋中,浮游植物的变化控制着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水平,进而影响着海洋食物网的规模和吸收CO2的能力。浮游植物的特点在于生长速度快、周转率高;因此,尽管只有陆地植物总量的1%,浮游植物却贡献了全球50%左右的有机碳,从而支撑起庞大的海洋生态系统。虽然浮游植物动态可以便捷地通过海水中叶绿素浓度变化来表征,但在东中国海(渤、黄、东海),准确描绘叶绿素的大尺度分布却并非易事。这是因为东中国海水体浑浊度较高、浮游植物旺发频繁,导致卫星观测误差较高、不同航次的现场结果也往往缺乏一致性。
近日,生态系统与生物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LMEB)初级生产力团队与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重室(SOED)合作,重新修正了东中国海的卫星叶绿素资料。通过LMEB实验室的多年观测积累和历史资料收集,研究人员获取了数千个站位叶绿素观测数据,并将其与来自欧空局(ESA)的多卫星融合数据进行匹配和分析。这项研究建立了一个新的局部卫星叶绿素修正方法,从而提升了遥感叶绿素的观测精度,并绘制了大尺度的东中国叶绿素浓度分布图。
 
东中国海浮游植物叶绿素的分布图(从左自右依次为a. 集成的实测叶绿素四季分布,b. 未修正标准卫星叶绿素四季分布,c.修正后的卫星叶绿素周年分布)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还发现东中国海叶绿素周年变化可以分为四个类型。这些叶绿素周年变化取决于营养盐和光照的季节性分布,而且各个类型的分布范围随水深增加而改变。这些变化与分布暗示着东中国海的初级生产过程极其复杂,近海生物碳泵的效率与地形密切相关。这项工作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中国海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理解,并且为近海生物资源评估提供更可靠的资料。目前该研究已发表在新一期的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期刊上。
 
东中国海不同类型的叶绿素浓度周年变化
该成果发表论文:
Hao, Q., Chai, F., Xiu, P. et al.,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in chlorophyll a concentration in the Eastern China Seas based on a locally modified satellite dataset. 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 2019. 220: p. 220-231. (https://doi.org/10.1016/j.ecss.2019.01.004)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987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98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