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海生态团队发表黑潮入侵调控东海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与分布的研究进展

编辑:江志兵 时间:2025-03-20 访问次数::483

近日,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重点实验室(MED)近海生态团队以“Intrusion of Kuroshio Enhances Phytoplankton Biomass and Diversity in the East China Sea”在《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Oceans》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聚焦黑潮入侵背景下东海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与分布的控制因素,揭示了黑潮入侵缓解近岸磷限制和引入暖水物种的双重机制,驱动东海浮游植物生物量与多样性的时空变化,为理解黑潮对东海生态系统的调控作用提供了重要证据。论文第一作者为海洋二所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培博士生孙振皓,通讯作者为陈全振研究员和江志兵研究员。

黑潮入侵东海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春、夏季低氮磷比(N/P)的黑潮次表层水(KSSW)自底层入侵东海陆架,秋、冬季高温高盐的黑潮表层水(KSW)自东海南部向北扩张,显著影响东海的理化环境。此外,黑潮发源于北赤道暖流,携带大量浮游植物暖水种进入东海,可能改变原有的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与分布格局。为此,论文通过对东海2011年四季调查发现,夏、秋季的浮游植物丰度明显高于冬、春季,且浮游植物丰度与生物量高值区位于黑潮次表层水与长江冲淡水交汇形成的锋面处。此外,黑潮携带的溶解无机磷(DIP)有效缓解了夏季近岸的磷限制,并支撑了春、秋季浮游植物的旺发。广义相加模型分析表明,沿岸区浮游植物生物量主要受N/P和硅氮比(Si/N)的调控,而黑潮区则主要受DIP和N/P影响。在混合区,温度、Si/N和水柱稳定性共同影响浮游植物的丰度与分布。黑潮携带的暖水种增强了黑潮区浮游植物多样性(物种数量、暖水种数量和多样性指数)。


1742437368875285.png

图1 黑潮入侵调控东海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与分布的示意图

本研究得到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LR22D060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76198)、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监测预警全国重点实验室交叉课题(SOEDZZ2202)、973项目课题(2010CB428903)和海洋二所LORCE计划(SZ2001)等项目资助。

引用格式: Sun Zhenhao, Zhu Yuanli, Jiang Yulu, Zhai Hongchang, Chen Jianfang, Yan Xiaojun, Zeng Jiangning, Chen Quanzhen*, Jiang Zhibing*. Intrusion of Kuroshio enhances phytoplankton biomass and diversity in the East China Sea.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Oceans, 2025, 130: e2024JC021337. https://doi.org/10.1029/2024JC021337


论文下载:

Intrusion of Kuroshio Enhances Phytoplankton Biomass and Diversity in the East China Sea.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