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生物研究团队在印度洋热液区动物地理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编辑: 时间:2019-12-24 访问次数::120

 新闻3图-小.jpg

图示印度洋双树栉虫的系统发生关系 

热液区是一类沿全球洋脊系统非连续分布的化能合成生态系统。多毛类动物是热液区的优势类群之一,揭示其生物地理分布格局是认识整个热液生物分布模式及其形成的重要基础。目前,印度洋热液区为三大洋中研究程度最低。该区热液生物往往是理解全球热液生物地理格局的最后拼图。

海洋二所深海生物研究团队与日本JAMSTEC以及香港科技大学科学家合作,利用蛟龙号潜器采集自西南印度洋龙旂热液区、西北印度洋卧蚕热液区以及Shinkai6500潜器采自中印度洋Kairei热液区的多毛类样品,系统开展双树栉虫属(Amphisamytha)的分类及生物地理研究。在三个热液区共识别4个新种,并对其中3个进行了完整描述和命名。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这4个新种分属两个方向不同的进化支系,表明该类群历史上至少分两次从不同方向入侵印度洋热液区。而西北印度洋和哥斯达黎加西海岸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表明,东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在历史上还存在一条未发现的扩散路径。

该结果补充了双树栉虫的全球分布模式的最后拼图,揭示了印度洋热液区和其它大洋热液区之间的生物地理联系,为在进化时间尺度上解释印度洋热液区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提供重要依据。本研究得到了十三五大洋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洋二所青年英才计划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资助,结果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于Deep Sea Research Part I: Oceanographic Research Papers》。

新闻3图封面.jpg

 

发表论文:

Zhou Y., Chen C., Watanabe H.K., Sun Y., Zhang R., Wang C. 2019. Amphisamytha (Annelida: Ampharetidae) from Indian Ocean hydrothermal vents: Biogeographic implications. 154: 103148.

https://doi.org/10.1016/j.dsr.2019.10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