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公众生态环境意识和科学素养水平,推进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共建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中国生态学学会于2022年5月31日-11月20日举办第四届“关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生态科普作品大赛活动。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重点实验室近海生态研究团队的视频类作品《海洋浮游生物食物链》在此次比赛中荣获三等奖。
该作品介绍了海洋食物网中最基础的环节——浮游生物食物链的运转过程与其“不健康”的现状。食物链是指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彼此之间紧密联系起来的食物营养关系。健康海洋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各个环节的生物数量是稳定的,任何一类生物数量的激增或锐减都会影响前后环节生物的生存。然而,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使食物链初始环节的浮游植物数量越来越多,再加上人类的过度捕捞,食物链后端环节的大型生物(如经济鱼类)数量越来越少,导致海洋中的食物关系失衡,海洋生态系统运转异常,生态安全受到威胁。该获奖作品希望通过通俗有趣的视频提升民众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认识,保护海洋生态资源与助力海洋生态安全建设。
我国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重点强调了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障生态安全。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2023年首次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上,王广华部长提出将“保障资源生态安全,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作为一个时期自然资源工作的定位。海洋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应当提升对海洋的系统科学认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海洋经济发展模式。我室的近海课题组研究团队在多个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重要渔业种群关键栖息地生态环境演变”、“氮磷迁移转化关键过程及生态系统响应”和国家基金等项目支持下,对河口海湾生态系统结构与能量传递效率的变化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可为保障海洋生态安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获奖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YmJ_AlgvmM8WQ6i1BSfNdw
获奖视频: